早上六点,五十多岁的闫志国从床上爬了起来。
那个时候的北京,天空还是灰蒙蒙的,闫志国打开了床头柜上的台灯,小心翼翼地下了床。
他踮着脚走进了厨房,开始熟稔地淘米、煮粥、切菜、切水果,等他把一切事情都做完之后,已经早上七点多了。
他打开了卧室门,轻声地唤醒妻子。等妻子醒来后,他从衣柜中拿出衣服,一件件地给她换上。
给妻子穿好鞋袜后,闫志国抱起妻子来到洗漱间,仔细地为妻子刷牙、洗脸、梳头。
服侍妻子吃完早饭后,他把妻子放在轮椅上,推着她到附近的北海公园晒太阳。
原来,闫志国的妻子在结婚后不久就瘫痪了,他始终不离不弃,照顾了她四十一年。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闫志国,1949年11月生于北京。他的家庭条件还不错,母亲是工人,父亲是一名军人。
在父亲的影响下,闫志国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
闫志国七岁多的时候开始上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后来,父母趁着空闲的时间带他去参观了北京的航空馆。
在这次参观中,闫志国第一次见到飞机,他的志向变得更加明确清晰,他想当一名空军。
1969年,20岁的闫志国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北京空军的一名飞行员。他驾驶着歼击机翱翔蓝天,正式开始了他的飞行之旅。
闫志国非常喜欢这种翱翔于天空的感觉,他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那些技术非常成熟的飞行员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于是他工作更加刻苦认真,在飞行之余,他还会到图书馆借各种与飞行相关的书籍来阅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闫志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了飞行事业当中,虽然他的父母和朋友不断给他介绍对象,可是闫志国都拒绝了。
1974年,闫志国已经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他所在部队中的精英。
看着比他小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他的领导很为这个25岁的“大龄青年”的人生大事担心。
他觉得闫志国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而且为人也很上进,就是在感情方面一点都不开窍。
于是,部队领导们发动周围的同事和朋友,给闫志国介绍了很多的女孩儿。
这些姑娘都很优秀、漂亮,与帅气的闫志国也很般配,但是可能是因为缘分未到,闫志国与这些女孩子们都没有看对眼。
有一天,部队的领导又找到了闫志国。闫志国已经领悟了领导的套路,正想要开溜,领导一把拉住他,然后神神秘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上有一个年轻的姑娘,穿着一身深绿色的军装。这个姑娘扎着两个麻花辫,正对着镜头微笑。
闫志国只是瞄了一眼照片,他的眼神就再也收不回来了。闫志国觉得这个姑娘不是在对着镜头微笑,而是在凝视自己。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了害羞的红晕,连耳朵尖都被染红了,可眼睛还死死地盯着照片。他看着照片上这个眉清目秀的姑娘,心脏克制不住地怦怦直跳。
领导一看闫志国的反应,就知道这件事情成了。据这位部队领导介绍,这个姑娘名叫张胜兰,是福建省福州市某空军部队卫生队的一名护士。
她是河北省唐山市的人,出生于军人世家,今年20岁。领导还把张胜兰的联系地址告诉了闫志国。
仅仅因为一张照片,闫志国就对张胜兰动了心,她的笑容就一直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最后,闫志国鼓起勇气给张胜兰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寄到了张胜兰所在的部队。张胜兰在收到信之后,很快就给了闫志国回应。
就这样,两人开始通过信件交流。刚开始两人只是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后来慢慢地聊到了各自的兴趣爱好、生活琐事,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张胜兰每周都可以收到闫志国的信,闫志国同样也可以收到她的信,之后的两年中,两人都是以这种鸿雁传书的方式交流感情。短短两年的时间,闫志国就给张胜兰写了两百多封信。
两年后,闫志国知道张胜兰即将休假回家探望父母。于是,他向领导请假来到了河北,约张胜兰在唐山市凤凰山公园相见。
两人拿着事先约定好的信物,在公园里会面了。很快,张胜兰和闫志刚两人就确定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张胜兰的介绍下,闫志刚去拜访了张家的长辈,并与张胜兰的父母商定了婚事。
1976年7月23日,闫志国和张胜兰在河北省的遵化机场举办了婚礼。
虽然两人的婚礼不是特别隆重,闫志刚没有西装革履,张胜兰也没有身披婚纱,但是两人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祝福。
张胜兰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挽着父亲的手,缓缓地走向了闫志刚。
闫志刚同样也穿着一身军装,走到张胜兰面前,接过原本放在张父臂弯里的手,紧紧地牵着她。
闫志刚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很久了。从见到张胜兰的那一刻起,他就喜欢上了她,他就开始幻想两人步入婚姻殿堂的样子。
最后,两人在闫志国部队领导的见证之下,完成了结婚仪式,成为了一家人。
两人在遵化机场停留了五天时间。
7月27日,在两人即将返回部队前,闫志刚带着新婚妻子去拜访了在唐山的岳父岳母。
他们早上坐车从遵化出发,临近中午两人才抵达唐山。看着张胜兰疲惫的样子,闫志刚决定在岳父家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再赶回部队中。
这个小小的决定,后来成为了闫志刚心中永远的痛,让他后悔了一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睡梦中的闫志刚被外面的打雷声惊醒,他起身拉开窗帘,发现外面一片寂静,闪电布满了天空。
闫志刚以为暴雨即将来袭,还担心明天是否可以顺利返程。
他拉上窗帘,顺手把不知道什么时候从鱼缸里蹦跶出来的小金鱼重新放了回去。闫志刚再次躺回床上,看着妻子的睡颜却怎么也无法入睡。
3点48分,一阵电闪雷鸣响彻天空,地面开始晃动起来,闫志刚下意识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不待闫志刚有所动作,墙壁就布上了一道道裂痕,接着砖头开始往下落,砸向了张胜兰和闫志刚。闫志刚下意识扑向妻子,把妻子护在身下。
此时,他意识到,地震来了。
闫志刚用一只手支撑着身体,挡住砸向张胜兰的砖头。他用另外一只手摇晃着张胜兰,希望把张胜兰从睡梦中唤醒。可是,张胜兰因为长途跋涉,早已进入了沉睡中。
几秒钟后,地面突然塌陷,闫志刚伸手想抓住妻子,可是还是慢了一步。
突然倒下来的房梁横在了两人的中间,随着房梁一起掉下来的砖头砸中了闫志国的腿,倒在地上的闫志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墙壁砸向了张胜兰。
看着倒在地上的妻子,闫志国顾不上自己的腿伤,慢慢摸索着向妻子的方向爬去。
他边爬边喊着张胜兰的名字,张胜兰在剧烈的疼痛中清醒了过来,闫志刚也终于爬到了张胜兰的身边。
他把头靠向张胜兰,只听到她气息微弱地呻吟着,“脖子,脖子疼……”。
此时,余震还没有结束,闫志刚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张胜兰。
等到地面不再晃动的时候,闫志刚爬出废墟,用床单、木板等材料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然后一瘸一拐地和张胜兰的父母一起把她抬进了医院。
地震不仅摧毁了张家的房屋,同样也破坏了当地的医院和医疗设备。
医生们害怕还有余震发生,于是在医院外面搭起了一个个简易的帐篷给病人休息。在这场地震中受伤的人非常多,帐篷都已经住不下了,伤患们全都挤在外面。
张胜兰的伤势过重,医院的医疗设备在地震中早已报废,根本无法为她提供专业的检查和治疗。闫志刚只能把张胜兰送往外地的大医院接受治疗。
四天后,闫志刚带着张胜兰来到了北京的466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张胜兰的第五、六节颈椎粉碎性骨折,中枢神经也在地震中严重受损。
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还发现,张胜兰的心脏、血压、呼吸这几个方面都出现了异常。
最后,医生遗憾地表示,张胜兰的生命只剩下了最后三个月。
听到这一消息的闫志刚一时间情绪失控,怒斥道:“放屁,我一定要把妻子救回来。”
随后他慢慢冷静了下来,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毕竟他才和张胜兰结婚十几天,两人规划的很多事情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做。
闫志刚后悔自己没有在27号当晚就带着妻子返回部队。“为什么要留下来,为什么要留下来”,闫志刚蹲在医院的角落里,眼含热泪,疯狂地拍打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张胜兰几乎每天都会被推进手术室中。她身上的伤太严重了,已经无法正常呼吸和进食了。
在这种情况下,闫志刚每天都守在病床前,给她搽拭身体,不断鼓励她振作起来。在闫志国的悉心陪伴和温柔呵护下,奇迹出现了,张胜兰度过了三个月的危险期,顽强地挺了过来。
半年后,张胜兰的病情完全稳定了下来,但因为地震给她带来的伤害太大,以致于她的后半生都只能躺在床上,靠他人生活,而且她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不孕不育。
得知自己身体状况的张胜兰不愿意拖累闫志刚,想要与闫志刚离婚。闫志刚没有任何犹豫地拒绝了,他爱张胜兰。无论张胜兰变成什么样子,他都会陪伴在她身边。
就这样,闫志刚照顾了张胜兰41年。
有飞行任务时,闫志刚会请家里的亲戚来帮忙照顾她。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事事亲为,尽心尽力地照顾张胜兰。每次出远门,闫志刚都会给张胜兰带当地的土特产回来哄她开心。
闫志刚知道张胜兰非常喜欢书,他就经常买各种书籍给她。有时候,他会读给张胜兰听,有时候,他会鼓励张胜兰自己阅读。
在闫志刚的陪伴和鼓励之下,张胜兰经过长久的治疗,几根手指终于可以自由活动了。
张胜兰非常高兴,她把笔绑在手上,花费了十几个小时,给出任务的丈夫写了一封简短的信。
这封信表达了她对闫志刚的无限思恋与深深的爱恋,闫志刚收到信后非常感动,当即又给妻子回了一封。就这样,两人就像刚认识的时候一样,开始互相写信。
后来,在闫志刚的鼓励下,张胜兰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
1984年,她在《空军报》上发表了她的自述《我心中的歌》。1987年,张胜兰的长篇自传小说《忧愁河》在蓝天出版社出版。
张胜兰虽然高位截瘫,但是她在丈夫的陪伴下依旧坚强乐观。
2016年5月,高位截瘫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发作,张胜兰的病情恶化。
此时的闫志刚已经退休,他没日没夜地守在妻子的床前,就像几十年前一样照顾她、鼓励她。
2017年10月8日,张胜兰最终离开了人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深爱着她的男人。
闫志刚沉默地为妻子梳头洗脸,最后按照妻子的遗愿给她换上了一身军装。这身军装,就像新婚时张胜兰穿着的一样漂亮。
如今张胜兰虽然已经离开4年了,但是闫志刚依旧住在与张胜兰共同生活了四十一年的小楼里。
他每天早上都会擦拭妻子的遗像,对着照片絮絮叨叨地说着各种生活琐事,就像她的张胜兰还陪在他身边一样。闫志刚对张胜兰的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向人们诠释了爱的含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