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球技术地图
获取科技前沿动态
科技战略
德国政府出台《高科技战略2025》
据中国科技网9月10日消息,德国联邦政府近日出台了《高科技战略2025》。战略重点放在“如何把握我们时代的巨大挑战”和“切实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上,涵盖了健康和护理、可持续及气候保护和能源、零排放智能化交通等7个重点领域,以及“国家10年”抗癌计划等12项任务,为德国未来7年高科技创新制定了目标。为此,德国联邦政府在2018年已投入超过150亿欧元。
美印签署《通信兼容性与安全协议》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9月10日消息,美印近日签署了《通信兼容性与安全协议》,为美国向印度出口武装无人机以及其他武器装备铺平了道路。根据该协议,印度将允许美国在进口武器上安装美制通信设备。该协议将有助于印度从美国获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其中包括多年来一直希望从通用原子公司引进的“捕食者”(Reaper)MQ-9A无人机的武装型。
信息
DARPA将投入20亿美元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据战略前沿技术9月9日消息,DARPA宣布将投入20亿美元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寻求探索新的理论和应用,使机器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DARPA将下一代人工智能看作是技术进步的第三次浪潮,希望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其获得类人的交流和推理能力、识别新情况和环境并适应的能力,提高人工智能工具运作的透明度,解决当前严峻的安全挑战。
DARPA脑机接口研究取得进展,成功通过脑电波控制多架飞机
据Nextgov网站9月7日消息,DARPA脑机接口研究取得进展。在与模拟飞机的交互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植入人脑的微型芯片,成功通过脑电波直接控制多架大型喷气式飞机。此前,DARPA脑机接口芯片已经可以使人类控制无人机机群和单架F-35战机。最新的技术突破使得人类可以同时控制3架喷气式战机,且实现了飞机信号回传大脑。
欧盟有望年底前就征收数字税达成一致
据新华网9月9日消息,欧盟财政部长非正式会议在对大型跨国互联网企业征税问题上的磋商取得进展,有望今年年底前达成一致。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与德国财政部长均表示,虽然在数字税问题上还有许多未解问题,需要进行更多讨论,但欧盟内部有很大可能在年底前达成一致。
生物
瑞士科学家发现试管婴儿患高血压风险显著增加,或因体外受精过程中DNA甲基化改变
据奇点网9月9日消息,瑞士伯尔尼大学科学家发现试管婴儿相比普通婴儿,患高血压风险显著增加。通过对52名试管婴儿持续观测,发现其舒张压平均比普通同龄人高2.3毫米汞柱,收缩压平均高4.2毫米汞柱。这些试管婴儿16岁时已有8人达动脉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30mmHg/80),而对照组40名普通同龄人中只有1名达到此标准,比试管婴儿低6倍。研究人员在小鼠临床实验中发现,体外受精过程中DNA甲基化改变是导致后代高血压原因之一,未来将尝试通过改变培养基成分消除这一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循环》和《美国心脏病杂志》等期刊。
全球首个基于CRISPR技术的基因疗法临床实验在德国启动,将治疗地中海贫血
据信息安全法律评论9月10日消息,瑞士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与美国福泰制药公司合作在德国一家医院启动全球首个基于CRISPR技术的基因疗法“CTX001”临床试验,将治疗β-地中海贫血。CTX001通过剪切BCL11A基因(抑制胎儿血红蛋白的产生)实现治疗目的。临床数据表明,当BCL11A基因抑制作用解除后,β-地中海贫血或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将能自主生成充足的血红蛋白,以减缓所患疾病的影响。据悉,该项目在欧洲启动临床试验后,下一步将在美国启动。
能源
美能源部宣布投资8000万美元用于先进车辆技术研究
据美国能源部官网9月5日消息,美国能源部(DOE)宣布投资42个项目,总计8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先进的车辆技术研究。选定的研究项目包括以下5个领域:电池和电气化(3190万美元)、材料(840万美元)、技术整合(2680万美元)、发动机和燃料(1010万美元)、越野和流体动力系统(340万美元)。分析人士表示,该项目通过投资运输技术的早期研究,提高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交通运输能力,并减少对外国关键材料来源的依赖,加强国内能源安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美中意研究团队发现风光电建设可增加沙漠降雨量
据澎湃新闻网9月7日消息,美国马里兰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中科院大气所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通过动态气候模拟实验发现,沙漠地区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的大规模安装可以带来更多的降雨,并促进植被生长。其中,风电建设会带来日均降水量平均增加0.25毫米,光伏建设增加日均降水量约0.13毫米。当风电与光电同时建设时,降水量的增加幅度最大可达到日均0.35毫米。据悉,该研究模拟的风力和太阳能农场覆盖超过900万平方公里,平均产生约3太瓦和79太瓦的电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将于2018年底试运行
据中国核电信息网9月7日消息,俄罗斯浮动核电站建设和运营机构的负责人维塔利•特鲁特涅夫表示,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将在2018年底试运行,反应堆设施的物理启动及测试工作将持续到2019年3月。据悉,“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是俄罗斯一系列可移动、便携式低功率机组的首要项目。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子公司阿夫里坎托夫设计局是该核电站反应堆装置的主要设计、制造和成套设备供应单位。
美研究报告称巴基斯坦可能成为世界第五大核武器国家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9月7日消息,美国跟踪巴基斯坦核武器发展的最新报告《巴基斯坦2018年核力量》表示,巴基斯坦目前拥有140-150枚核弹头,到2025年核弹头储备量预计将增至220-250枚,可能成为世界第五大核武器国家。报告表示,随着多个运载系统的开发、4个钚生产堆以及铀浓缩设施的扩大,巴基斯坦核武器库存量可能会在未来10年内进一步增加。据悉,本报告的第一作者汉斯•克里斯滕森是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核信息项目的负责人。
通用投资2800万美元扩建美国电池研发实验室,加快电池研发进程
据中国储能网9月7日消息,通用公司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表示,通用将投资2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1亿元),用于扩建美国电池研发实验室,加快电池研发进程。该项投资将用于通用在美国密歇根州沃伦市的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建设新测试实验室以及购买新一代电池高端设备。该中心主要负责测试和验证电池及车辆电气系统的整合。据悉,通用计划至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至少20款纯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海洋
日本新型驱逐舰将装备“标准-6”超音速防空导弹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9月7日消息,日本防卫省发言人宣布,海上自卫队两艘改进型“爱宕”级驱逐舰将装备“标准-6”超音速防空导弹(SM-6)。新型驱逐舰可由空中战机提供远程目标信息,然后发射“标准-6”导弹,再由战机或其他空中电子作战平台进行中继制导,直至完成超远程打击任务。“爱宕”级驱逐舰计划建造两艘,首舰“摩耶”号已于7月在横滨下水,预计2021年进行作战部署。
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下水
据中国海洋网9月10日消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厂顺利下水。“雪龙2”号总长122.5米,型宽22.3米,吃水8.3米,设计排水量近14000吨,最大航速16.8节,结构强度满足PC3要求,具备双向破冰能力。该船由芬兰阿克北极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基本设计,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负责详细设计,预计2019年交付并投入使用。
航空
俄罗斯首批A-100预警机将在2020-2021年开始交付部队
据航空工业信息网9月10日消息,俄罗斯首批A-100预警机计划在2018年年底开始试飞,并将在2020-2021年开始交付部队。A-100预警机是在伊尔-776MD-90A飞机的基础上研发的,可提升俄军在指定作战区域的雷达部署能力。该机可为战斗机和其他空中力量提供敌方空中、海上和陆地的目标数据。
航天
美国SpaceX公司“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超重型静地轨道卫星“电信星”18V
据航小宇9月10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超重型静地轨道卫星“电信星”18V。该卫星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采用1300系列平台建造,发射重量7060公斤,设计寿命15年。同时,该卫星是世界上迄今发射重量最重的商业通信卫星。
新材料
东京大学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材料光谱大数据
据EurekAlert网站9月6日消息,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光谱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团队利用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与原子结构相匹配的光谱数据库,并利用层聚类和决策树两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光谱大数据进行解释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应用于能量损耗近边精细结构(ELNES)和x射线吸收近边缘结构(XANES)复杂光谱的解释,以及材料光谱特征的预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俄意美研究人员采用硅纳米粒子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据EurekAlert网站9月6日消息,俄罗斯圣光机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罗马第二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硅纳米粒子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硅纳米粒子可增加光吸收层的光捕捉性能,从而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硅纳米粒子本身不会因吸收光而导致发热,且硅纳米粒子具有化学惰性,不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期刊。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出可将废糖转化为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合成技术
据Phys.org网站9月7日消息,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出新型合成技术,能够将木屑、草屑等废糖转换为球形碳材料,可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研究人员采用水热碳化法将废糖转化为碳材料。糖与水结合后在高压下会形成球形碳材料,而采用乳液物质替代水会形成空心球状的碳化物。通过设计合成过程,研究人员可获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碳化物,对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具有重要影响。该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手机、混合动力汽车、警报系统动力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先进制造
美国西南研究院3D打印涡轮机可使无人机运行数千小时
据OF week网9月10日消息,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正在开发一种用于小型发电机的3D打印冷却径向燃气轮机,可为无人驾驶飞行器(UAV)提供数千小时的电力。研究人员利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创建带有内部空气通道的复杂设计,可以在不牺牲其性能的情况下冷却涡轮机。该3D打印涡轮机专为小型无人机需求定制,与现有无人机涡轮机几百小时的运行寿命相比更加高效。
三星在纽约设立第六家AI研究中心,专注机器人技术研发
据cnbeta 9月10日消息,三星电子在纽约设立了旗下第六家全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三星纽约中心将研究机器人技术,由6月加盟三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权威专家丹尼尔·李出任主任。基于神经工程学的AI领域著名学者承现峻将作为该中心首席研究科学家,参与AI先导研究。这是继三星集团在韩国、美国(硅谷)、英国、加拿大和俄罗斯之后,开设的第六家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