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希望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随着家长们对“胎教”越来越重视,怀孕伊始,不少准父母就开始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希望能对胎儿产生好的影响。那胎儿的大脑有哪些发育特点?什么是科学的胎教呢?有哪些胎教方法可以促进胎儿大脑发育呢?.
胎儿大脑促进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个方面从是营养上来促进胎儿大脑大发育,第二个方面是从环境上来促进其发展。营养上,我们特别强调了在准备怀孕前要做的准备,补充叶酸以预防神经管发育的缺陷,进行必要的脂肪准备尤其n-3族脂肪酸的准备,还要注意热量要足够,蛋白质的合理搭配,同时兼顾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与合理摄入。环境上,要及时的躲避有害的环境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胎儿发展的环境,给胎儿的生长创造丰富的适宜的刺激,可以通过听旋律优美的音乐、改善准妈妈的心理情绪使之保持轻松愉悦的心境,以及光照、抚摩等等手段来丰富胎宝宝生存的环境。这些都是促进胎儿大脑发展常用的方法,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人脑是一种在结构上极其复杂的组织,最基本的构造单位是脑细胞,即神经元。妊娠3-6个月是脑细胞迅速增殖的第一阶段,这时脑细胞的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第二阶段是妊娠7~9个月期间,在这3个月中,主要是支持细胞和神经系统细胞的增殖及树突分枝的增加,使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细胞,发展成神经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突触接合,以便传导神经细胞中的兴奋冲动。神经细胞的增殖与神经细胞树突分枝的增加这两个发展阶段是重迭的。许多细胞一直生长到出生后 18~24个月,也就是到两岁左右才停止、在这第二阶段的神经细胞的树突增加和形成突触(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的末梢与另一神经细胞的树突,彼此接近从而保证前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冲动,顺利地传递给后一个神经细胞),对人的智力来说,要远比神经细胞的数目更为重要。所以,应当切记妊娠第3-6个月和第7-9 个月这两个胎儿大脑增长发育的特别快的时期,在这期间孕妇的营养摄入非常重要。孩子出生以后的第3个月开始,到出生后的第6个月,大脑细胞的增长又是一个高峰,这时主要是神经胶质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脑的重量来看,孩子出生时的脑重为 300-350克出生后9个月时增加到660克,2岁半至3岁时增加到 900-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1300-1400克)的对70%以上。到 7岁时,脑重达 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的重量。从大脑皮层结构成型的时间来看,在大脑皮质的垂直切面上所分成的六层结构: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共六层结构,在妊娠23周(5个多月)时,就已经成型了。
所以,胎教时应特别注意胎儿生长发育时期对孕妇及时的营养供给。这里,首要条件是在妊娠3-6个月期间,在按孕妇的工作条件所决定的体力消耗和孕妇本人的体重所决定的热量供给充分下,注意增加蛋白质、俗称脑黄金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铁、铜、碘、锌等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的及时补给。
首先,孕妇要注意补充蛋白质,蛋白的补给要在碳水化合物供给充分的条件下进行。不然,如果孕妇不吃主食仅注意高蛋白食物摄入,则大部分蛋白质被用做供给母亲工作和生活所需的热量,而且在蛋白质分解代谢中产生过多的尿酸尿素,增加孕妇的肾脏工作负担。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中,要首推牛奶与鸡蛋。蛋白质的日需量,以体重为55公斤的孕妇为例,如为极轻体力劳动,在孕期每天足以保证一天的总热量为 2 200千卡的情况下,可以吃人80克的蛋白质,即相当于一斤牛奶(含蛋白质16克)。半斤鸡蛋(含蛋白质31克)、半斤粮的米饭(含蛋白质为18.5 克)、一两粮的馒头或烙饼(含蛋白质4克)、一两豆腐含蛋白质37克)和一两瘦猪肉(含蛋白质6克)的总和。
如果是从事轻体力劳动或中度体力劳动的孕妇,则每天摄入饮食要保证供给的总热量分别为2700千卡和3100千卡。每天膳食中供给的蛋白质应分别为85克和90克。也就是说,在主食如米饭、馒头或烙饼、面条的日餐总量为6-7两之外,所吃的牛奶、鸡蛋、豆制品、瘦肉等副食品,比上述的极轻度体力劳动孕妇所吃的量还要多一些。即使是按极轻度的体力劳动的孕妇的标准做要求,每日所应吃人的上述主副食品的量,一般孕妇恐怕也还是难以保证吃得下去。所以,孕期妇女应当尽量吃饱和吃好,注意饮食的总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有条件的地区,孕妇应定期检查血浆蛋白的情况,以定期做蛋白营养上的监督。为了保证胎儿发育中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要注意量的问题,而且应注意质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头6个月内,不仅按每公斤体重所要求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明显高于成人的需要量,而且还特别需要组氨酸,如给婴儿吃少量牛肉汁或妊娠末期及产后母亲多吃一些富含组氨酸的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和带皮的鸡肉。
很多人都认为胎教就是对胎儿进行教育,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胎儿在母亲腹中还不具备学习的能力。胎教其实是指人们用各种方法,刺激帮助胎儿身体脑皮层细胞的生长。因为脑细胞在胎儿期就完全形成,在其后的一生中,脑细胞只会减少死亡,再也不会增多。故此胎教的前提是胎儿能感应到外界的环境因素,建议在24周以后胎儿有视觉、听觉技能后再进行胎教。光照胎教、抚摸胎教、音乐胎教对胎儿来说都是属于科学的胎教方式。
[网友] amychen0314:怀孕6个月了,每天晚上饭后去会出去散步,一般走多久比较合适?
[网友] 成长阶梯abc:专家您好,吃什么能让宝宝皮肤白、更聪明?
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早晚间大气中的沉降物就开始沉降了,空气相对有些污浊了,上午9点到10点,下午3点到4点比较适宜散步。从消化系统的的角度来说饭后更适宜平卧和半卧半小时。
首先要保证营养均衡,主食量要充足,对于正常活动的孕妈妈每天要保证250-300g的主食摄入,供给基本能量的需要;其次,注意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对于胎儿的脑细胞发育和身体发育很重要,孕妈妈要按照自己的体重和工作劳动强度进行蛋白质的摄入;第三,要注意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同时搭配,比如鱼肉、豆腐、鸡蛋、牛奶、豆浆等食物的合理摄入。
[网友] oakemma:最近越来越多地看到有关胎教的文章,有没有研究表明胎教真的科学吗?如果是科学的,那胎教能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呢?
现在国内有些胎教概念比较模糊,多数带有想象。到底胎教所谓的“好处”是什么也说不明白。我在某杂志看到这样一句话“妈妈在看图画的时候能够把图画的美景映射给腹中胎儿”,这样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一种误导。
再举个例子,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有利于胎儿的发展。国外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教师播放莫扎特音乐之后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此后其他人同样试验并没有得到同样的结果。我认为这是一种表象的结论,凡是科学的东西应该是经得起反复验证的。国内有人宣扬音乐胎教——“莫扎特的音乐和大脑安静状态下脑电波的阿尔法波的节律(8-13次/秒)是一样的,因此用莫扎特的音乐进行音乐胎教效果更好”,但如果按照阿尔法波的节律每分钟需要达到480拍以上,并没有音乐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音乐是作曲家心理情感用旋律的表现,不同的旋律对听众具有不同感染力。音乐本身是没有“语言”的语言,我们说对孕妇来说用音乐可以改善自己的情感,对血液循环、微循环等都有良性影响,促进母体血液循环,可以调节孕妇精神,改善情感的作用,使胎儿有一个好的载体。
但是国内的胎教音乐还不够细:1、音乐胎教的教师缺乏医学基础知识和检测设备,仅从改善孕妇状态上来进行“音乐胎教”。2、没有把听音乐的孕妇分类,绝大多数孕妇是没有音乐基础的,她们听音乐是听的“知觉”,直接觉得好听;而有音乐素养的孕妇会从音乐中感知到音乐所描绘的景象,这属于情感上的“欣赏”;对于多数的孕妇属于“知觉”欣赏,更有地域上的差异,对于不同地域的地方音乐有其特有的偏好。
另外对于孕妇来说,比如《蓝色的爱》这首曲子,在选择配器不同时,同样的曲子的感知也不同。如何能将孕妇的感知引领到国外的音乐环境中呢?这需要有专业人士对于旋律进和音乐的意境行分析,对主旋律和伴奏旋律进行配器重组,用伴奏旋律突出主旋律,再进行诱导词进行诱导,让孕妇沉浸在自己美好的意境中。这样使得没有音乐基础的孕妇可以身临其境,使得自身的肌肉、情绪放松,使得胎儿得到美好音乐的载体。
对胎儿来说,胎教不是一种教育,反而对孕妇来说是一种教育,胎儿有感觉而没有知觉,感觉是知觉发育的基础。胎教是促进大脑的神经细胞增殖、细胞生长更快、细胞本身延伸出更多分支(树突),使得轴突增长增粗,跟周围神经细胞建立电脉冲的传递,这叫做“突触”。如果在胎儿期受到的良性刺激够多,在出生后依然保持丰富的环境,那么神经元的分支会跟最多三万个这样神经元的轴突小体传递电脉冲,使得细胞都动起来,大脑网络建立起来,能够容纳更多的知识。从而对孩子的学业和事业都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这么说,神经元发育的最快时期是13-24周,也就是孕四月到孕六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细胞剧增期”。过了这段时间,神经元依然持续发育。
正确认识胎教的科学本质,是包括"营养促进"和"环境促进"在内的,"胎儿大脑发育产前促进工作"。这种正确认识,不仅引导人们从缺乏生理学和胚胎学理论基础的,所谓对胎儿进行教育的理念中走出来,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孕妇营养的合理摄取对胎儿大脑发育影响的重要性。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在整个40 周内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母亲孕10一24周内,胎儿大脑椎体细胞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这期间被称之为胎儿大脑细胞的剧增期。这期间胎儿要从母亲体内获取大量的多种氨基酸,和用这些氨基酸合成胎儿大脑细胞的核蛋白时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如铜、锌。因此,强调孕期特别是孕3一6个月期间孕妇的合理与充分的膳食营养,应做为产前促进的主要内容。而把胎教认为是对胎儿的早期教育的观念,往往从主观上忽视了营养对胎儿大脑的影响。因而误导孕妇走上"早期教育"的事倍功半,甚或有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道路上去。
更多资讯请关注摇篮网微信公众号(yaoan-com)